作者:张二金(扬州大学)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职能也不断演变和升华,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重要使命。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这说明高校的五大职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形成“五位一体”职能体系,最终目的是为人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在这种前提下,如何整合高校职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以服务于国家区域创新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机构。高校科技转化能力可以说是高校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相关工作使得技术得以在社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能力。首先,高校是科技成果生产的主体。高等学校由于其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具有科研的天然优势,这也是高校能够生产出大量科研成果的原因。其次,科技成果要促进生产力的提升。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用来转化的科研成果本身应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再次,后续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高校科研成果的理论性和特殊性强,想要成功转化需要经历一个系统的过程。最后,转化的最终目的是“落地”,即能够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多主体的工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多主体联合、协同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过程。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我国对高校科研的资金支持非常充足,科技成果产出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支持。目前尚缺乏对成果转化这一环节的后续支持,使得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能使用的资金有限,难以开展为项目落地而进行的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工作。为此,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环节的资金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物质支持,为进一步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高校建立有效人才体系延长科技成果生命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作为科研的主体,在科研成果的产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高校科研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双重特点,一方面,科研工作人员参与了科技成果产出的全过程,对科技成果最为了解,在理论上具有其他人员不具备的优势;另一方面,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对科研成果后续的相关工作机制并不擅长。为此,应引进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与科研人员形成对接,延长科技成果生命线,做好后续的各项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校企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生产力为目标,转化后的新材料、新技术等应能够运用于社会生产。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对新材料、新技术有现实需求。只有通过新技术提升的生产力提高盈利能力,才能形成从前期投入到后期产出的完整链条,使得科技成果有其自身的生命力,以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作为生产力提升的直接受益者,可以加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当中,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为科技成果市场化提供阵地。 以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作为教育实体,其选址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高校应立足区域地理特征、政策支持、历史文化传统等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高校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对口人才,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区域人才服务体系。在科研立项时结合区域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推出与区域经济特征相匹配的科技成果,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更具现实性。高校文化共享共建,服务区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是国家区域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高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于提升区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要创新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将“走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走进来”,就是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让区域居民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文化科研的场景中;“走出去”,就是要把高校科技成果宣讲到区域的各个角落,促进思维的开放性和先进性,为区域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加强跨区域联合,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对高校科技创新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全国几大经济核心区域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高校资源较为丰富,在服务区域创新发展中有了不少成果和经验,下一步要着力提升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其他高校资源缺乏的区域进行结对帮扶。高校资源不足的区域也要主动寻求支持,为当地区域发展寻求有力的科技支撑,并致力于合作进行转化落地工作。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形成国家区域创新发展的全面发展格局。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高校完善留学生教育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